welcome购彩大厅

廣州立而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

抓娃娃機的初期發展史:讓人一上手就停不下來—立而方資訊

類別:行業新聞 文章出處:廣州立而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發布時間:2019-10-28 瀏覽人次:

在大街小巷的商場、影院、超市,甚至是公園門口,都能看見各式各樣的抓娃娃機。這款機器,投幣后操縱爪子去抓機器里的毛絨玩具,不知有何魔力,驅動著很多人來玩。而且一旦你開始投錢進去,就很難玩個一次兩次停下來,有些人甚至必須要拿到玩具才能出來。


商場中整排出現的娃娃機

 

普遍認為,抓娃娃機的鼻祖應該是日本的世嘉公司,但雛形卻可以追溯到西方國家。

抓娃娃機 

20世紀初,隨著蒸汽挖掘機的使用,人們逐漸發現這一工具的特點,不但節省時間還有著操控的滿足感。基于這樣的靈感,一些商家開始制作齒輪類的產子或手抓器來抓取日常販賣的商品。20世紀30年代,美國人威廉·巴特利申請了一個名為“Miami Digger”的專利,這類挖掘機開始投入到商品買賣中。

 

商家發現這種方式的便利之后,會在柜中放入糖果,供孩子們操作。當時市面上比較火的有“巴拿馬挖掘機”(Panama Digger)、“伊利挖掘機”(Erie Digger)和“鐵爪”(Iron Claw)。而這類的游戲也隨之產生。

 

“伊利挖掘機” 的不同型號

 

一開始,抓獎機只是出現在一些快餐店內,后來體育館和球隊也用來解壓。由于這類游戲帶有一定的投機色彩,所以深受賭場的青睞。賭場的經營者們將里面的糖果換成了錢幣或者籌碼,這類抓獎機開始廣泛運用在賭場中,直到1951年法律對此明令禁止。

抓娃娃機 

但這類游戲卻在戰后復蘇的50年代,傳到了日本,并且迅速風靡起來。日本最早的抓獎機是60年代意大利亞生產的 “美洲虎之爪”(Jaguar Claw),不久日本的游戲廠商太東有限公司(TAITO)根據抓獎機的模式曾推出過一款二次元吊車游戲,有點類似于今天的淘金人、黃金礦工等游戲。在日本,這種游戲又叫做“起重機游戲”。

 

1965年,太東設立在橫濱綱島的研發中心獨立設計出了一款名為 “CROWN 62”的起重機游戲機,這款機器便是在一個半圓形玻璃罩覆蓋的機臺內設置著各種景品,玩家可以通過推拉操縱桿來控制金屬臂抓取心儀的小玩意兒。景品一詞源自日本,是指在娛樂活動,特定活動發售,需要通過獎券抽取、起重機游戲捕捉等形式獲得的動漫周邊。景品的內容包括手辦、辦公用品、食品等。

 

現如今,在國內的游戲中心、購物中心、地鐵站等游戲角經常可以看到娃娃機。雖然早期就由港臺地區引入國內,但是最近數量突然開始急增,根據游藝設備行業媒體《游藝風》的數據,全國娃娃機有150-200萬臺(每年新增30-40萬臺,大部分均從廣東番禺的廠家出貨)按照一臺機器一年營收40000元來算,一年的總營收約為600億元。


此文關鍵詞:抓娃娃機,夾娃娃機,娃娃機剪刀機

返回頂部